期刊导读

农业经济论文_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文章目录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数字经济产生新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数字经济转换新内在结构,促进农业质量变革

(三)数字经济提供新发展机遇,创新农业经济模式

(四)数字经济融合新发展理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一)综合评价法——熵值法

    1.指标选取。

    2.数据标准化。

    3.归一化处理

    4.熵值计算

    5.计算各项指标熵值的冗余度

    6.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7.计算各年份各地区影响力指数:

(二)数据选择与变量设定

    1.数据选择。

    2.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ahd)。

        (2)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dei)指数。

        (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内生性问题,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

    1. Hausman检验。

    2.固定效应模型设定。

三、数字经济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检验

(一)基准回归分析

(二)时空差异性分析

(三)区域异质性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1.加快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全国农业信息资源平台。

2.深入融合数字经济和农业发展,加快数字转化和现代农业升级。

3.以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成果为基础,推进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文章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数字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一次具有革命性的数字化转型。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供给优质、高效生产、创新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指标,结合数字经济的定义,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2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指标,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构建了个体时点双固定的面板效应模型加以论证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得出结论:数字经济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对数字经济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时空差异性分析和区域异质性分析,得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不均,且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只有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存在区域异质性。最后提出加快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全国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农业升级、推进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等政策建议,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

Copyright © 2021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